科協發普字〔2022〕29號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下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激發科學夢想和科學志向,推動全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支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一、時間和主題
2022年全國科普日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定于9月15-21日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各地各部門可根據全國活動主題,結合工作實際擬定活動副主題,主題宣傳活動貫穿全年。
二、活動內容
(一)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實施20周年之際,進一步將弘揚科學精神與增強科技創新活力相融合,將弘揚科學家精神與激勵愛國奮斗相結合,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營造愛黨愛國、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激發創新創造潛能,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
(二)聚焦重點領域,服務高質量發展。聚焦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碳達峰碳中和、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國家重點工作,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科技等科技發展前沿,讓更多公眾深刻感知前沿科技魅力、主動服務融入國家重點工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三)深化文明實踐,培育時代新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科技文化場館等陣地,開展科技志愿服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四)立足群眾所需,賦能基層治理。圍繞科普助力“雙減”、衛生健康、食品安全、農業生產、科學防疫、數字素養、知識產權、國防知識、防災避險、低碳生活等基層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聚焦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將科普活動與“我為群眾辦實事”緊密結合,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貢獻。
三、主要活動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開展聚焦重點領域、面向基層所需、服務創新發展、促進素質提升的系列科普活動,著力組織好2022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部委主場活動、省級主場活動、系列聯合行動、“云上科普日”活動和特別參與單位專項科普活動。
(一)北京主場活動。在中國科技館和北京科學中心開展北京主場活動,匯聚各主辦單位、一體兩翼優勢資源,打造精彩紛呈、內容豐富的主場活動。
(二)部委主場活動。動員2022年全國科普日聯合主辦單位結合自身職能和優勢,開展全國科普日部委主場活動,示范引領本系統相關單位重視科普工作、參與科普日活動。
(三)省級主場活動。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省級主場活動,邀請黨政領導、科技工作者、廣大公眾參與活動,帶動各地掀起科普活動熱潮。
(四)系列聯合行動。在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匯聚多方科普資源、協同社會各方力量、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陣地,開展系列科普聯合行動。
1.部委系統聯合行動。聯合主辦部委動員本系統各級單位,圍繞信息技術、科學教育、核科普、自然資源、生態文明、節水科普、鄉村振興、衛生健康、應急科普、林草科普、科普文學創作、食品安全等本系統的相關領域,廣泛動員學校、科研院所、醫院、企業、社會組織、媒體、文學工作者等各方力量,開展科普活動和科普宣傳,普及科技知識、增強公眾意識。
2.學會科普聯合行動。發動各級學會,積極組織、動員、服務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發展壯大學會科普工作隊伍,為公眾提供精準化、專業化的高質量科普服務,為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探索創新路徑,為學會科普工作提能打造品牌、積累經驗。
3.全國科普示范縣聯合行動。2021-2025年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和認定單位,結合縣域實際,圍繞全國科普日主題,發揮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打造高質量、品牌化、多樣化的科普活動,豐富縣域科普服務供給,提升縣域居民科學素質。
4.科普陣地聯合行動。充分發揮各類科普教育基地、免費開放科技館以及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等科普陣地作用,開展研學體驗、科學教育、科普報告等活動,以“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結合等多種形式服務中小學“雙減”和公眾科普需要,提升青少年的科學興趣,促進公眾對科學價值的認同。
5.農技協聯合行動。充分發動農技協組織、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圍繞鄉村振興重點任務,面向農民普及先進技術、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文明,促進農村產業發展,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6.企業科協聯合行動。發動各類企業,特別是成立企業科協的企業,立足企業創新成果、科技特色,面向公眾開放企業場館,開展企業開放日等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展現科技助力企業、創新賦能企業的重要成果,營造崇尚創新的氛圍。
(五)“云上科普日”活動。利用全國科普日平臺做好各地各類線上科普活動的集中匯聚和宣傳展示,推出“云上科普日”、“開學科普季”、網絡互動話題、直播等系列線上活動,擴大優質線上活動影響力和服務面,共同營造愛科學、學科學、傳播科學的網絡環境,帶動廣大公眾參與線上科普活動。
(六)特別參與單位專項科普活動。與中國科協簽署全面戰略協議的清華大學、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交集團、中國國新、中國煤科、國家能源集團、海南大學等單位,聚焦科學與藝術、清潔能源、金融風險防范、青少年科技教育、民航科技與綠色、創新科技、智能機器人守護煤礦安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主題,組織開展學術講座、博物館沙龍、重點實驗室開放、青少年實踐體驗、觀影觀展、短視頻大賽等專項科普活動,為廣大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特色科普活動。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動員。各單位和部門要高度重視全國科普日活動,把活動作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實施20周年、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簡稱《科學素質綱要》)的重要舉措,突出政治引領和科普價值引領,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要依托各地各級《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協調機制,強化動員、開放協同、系統謀劃,團結更加廣泛社會力量、匯聚更加優質科普資源,精心組織好全國科普日活動。
(二)務求活動實效。各單位和部門要緊緊圍繞科普日活動主題,聚焦公眾所需所盼,積極構建全國科普日活動良好生態,為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普、廣大公眾享受科普搭建更加便捷、更高質量、更強支撐的服務平臺。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統籌好活動實效和為基層減負,高效、勤儉、務實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
(三)確保安全有序。各單位和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嚴格遵守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防范化解包括疫情防控、意識形態在內的各種風險隱患。嚴格按照“誰舉辦、誰負責”原則,強化舉辦單位、舉辦地主體責任,加強風險預判,合理確定活動舉辦形式,提前制定疫情防控和風險處置工作方案,提高應急管理和處置能力,平穩、安全、有序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
五、有關事項
(一)登記發布。2022年8月15日-9月28日,各活動舉辦單位可注冊并登錄全國科普日網站(www.kepuri.cn)或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提供科普日活動內容信息,網絡活動可提供活動網址信息,以便于平臺進行活動推廣和公眾參與活動?;顒又鬓k單位可提供參與活動的科技工作者準確信息,平臺可以活動舉辦單位的名義發送感謝短信,增強科技工作者獲得感。請各全國學會、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做好組織動員,鼓勵利用全國科普日平臺管理、發布活動信息,便于公眾參與?;顒有麄髦?,請規范使用全國科普日和科普中國標識,突出活動品牌。
(二)信息完善。10月14日前,各活動舉辦單位可通過全國科普日網站或“科普中國”客戶端及時補充完善活動信息和進展,包括活動圖片視頻、新聞報道鏈接等,并提交活動總結材料。
(三)工作總結。10月25日前,各全國學會、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通過全國科普日網站完成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活動推薦工作。主辦單位將按照組織動員、數量規模、品牌宣傳、科技志愿、聯合行動、網絡活動話題協同等指標,對活動組織有序、服務基層有效的單位和影響大、關注多、反映好的活動予以表揚。
聯系方式: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動中心)
聯 系 人:王曉萌 劉天揚
聯系電話:010-68512519
電子郵箱:kepuri@cast.org.cn
郵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3號中國科技會堂C座203
郵 編:100863
全國科普日網站(科普中國客戶端)技術運營咨詢
聯 系 人:于嬌嬌 田金鳳
聯系電話:010-63581772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
聯 系 人:趙婷婷
聯系電話:010-68526217
中? 國? 科? 協???? 中 央 宣 傳 部???? 中 央 網 信 辦
教??? 育??? 部???? 科??? 技??? 部???? 國家原子能機構
自 然 資 源 部???? 生 態 環 境 部???? 水??? 利??? 部
農 業 農 村 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應 急 管 理 部
國務院國資委???? ??中 國 科 學 院???? 中 國 工 程 院
國 家 林 草 局???? 全 國 工 商 聯???? 中? 國? 作? 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7月18日
科協發普字〔2022〕29號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下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激發科學夢想和科學志向,推動全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支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一、時間和主題
2022年全國科普日主題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定于9月15-21日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各地各部門可根據全國活動主題,結合工作實際擬定活動副主題,主題宣傳活動貫穿全年。
二、活動內容
(一)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實施20周年之際,進一步將弘揚科學精神與增強科技創新活力相融合,將弘揚科學家精神與激勵愛國奮斗相結合,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營造愛黨愛國、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激發創新創造潛能,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貢獻。
(二)聚焦重點領域,服務高質量發展。聚焦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碳達峰碳中和、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國家重點工作,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科技等科技發展前沿,讓更多公眾深刻感知前沿科技魅力、主動服務融入國家重點工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三)深化文明實踐,培育時代新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科技文化場館等陣地,開展科技志愿服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四)立足群眾所需,賦能基層治理。圍繞科普助力“雙減”、衛生健康、食品安全、農業生產、科學防疫、數字素養、知識產權、國防知識、防災避險、低碳生活等基層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聚焦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將科普活動與“我為群眾辦實事”緊密結合,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貢獻。
三、主要活動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開展聚焦重點領域、面向基層所需、服務創新發展、促進素質提升的系列科普活動,著力組織好2022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部委主場活動、省級主場活動、系列聯合行動、“云上科普日”活動和特別參與單位專項科普活動。
(一)北京主場活動。在中國科技館和北京科學中心開展北京主場活動,匯聚各主辦單位、一體兩翼優勢資源,打造精彩紛呈、內容豐富的主場活動。
(二)部委主場活動。動員2022年全國科普日聯合主辦單位結合自身職能和優勢,開展全國科普日部委主場活動,示范引領本系統相關單位重視科普工作、參與科普日活動。
(三)省級主場活動。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省級主場活動,邀請黨政領導、科技工作者、廣大公眾參與活動,帶動各地掀起科普活動熱潮。
(四)系列聯合行動。在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匯聚多方科普資源、協同社會各方力量、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陣地,開展系列科普聯合行動。
1.部委系統聯合行動。聯合主辦部委動員本系統各級單位,圍繞信息技術、科學教育、核科普、自然資源、生態文明、節水科普、鄉村振興、衛生健康、應急科普、林草科普、科普文學創作、食品安全等本系統的相關領域,廣泛動員學校、科研院所、醫院、企業、社會組織、媒體、文學工作者等各方力量,開展科普活動和科普宣傳,普及科技知識、增強公眾意識。
2.學會科普聯合行動。發動各級學會,積極組織、動員、服務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發展壯大學會科普工作隊伍,為公眾提供精準化、專業化的高質量科普服務,為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探索創新路徑,為學會科普工作提能打造品牌、積累經驗。
3.全國科普示范縣聯合行動。2021-2025年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和認定單位,結合縣域實際,圍繞全國科普日主題,發揮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打造高質量、品牌化、多樣化的科普活動,豐富縣域科普服務供給,提升縣域居民科學素質。
4.科普陣地聯合行動。充分發揮各類科普教育基地、免費開放科技館以及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等科普陣地作用,開展研學體驗、科學教育、科普報告等活動,以“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結合等多種形式服務中小學“雙減”和公眾科普需要,提升青少年的科學興趣,促進公眾對科學價值的認同。
5.農技協聯合行動。充分發動農技協組織、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圍繞鄉村振興重點任務,面向農民普及先進技術、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文明,促進農村產業發展,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6.企業科協聯合行動。發動各類企業,特別是成立企業科協的企業,立足企業創新成果、科技特色,面向公眾開放企業場館,開展企業開放日等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展現科技助力企業、創新賦能企業的重要成果,營造崇尚創新的氛圍。
(五)“云上科普日”活動。利用全國科普日平臺做好各地各類線上科普活動的集中匯聚和宣傳展示,推出“云上科普日”、“開學科普季”、網絡互動話題、直播等系列線上活動,擴大優質線上活動影響力和服務面,共同營造愛科學、學科學、傳播科學的網絡環境,帶動廣大公眾參與線上科普活動。
(六)特別參與單位專項科普活動。與中國科協簽署全面戰略協議的清華大學、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交集團、中國國新、中國煤科、國家能源集團、海南大學等單位,聚焦科學與藝術、清潔能源、金融風險防范、青少年科技教育、民航科技與綠色、創新科技、智能機器人守護煤礦安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主題,組織開展學術講座、博物館沙龍、重點實驗室開放、青少年實踐體驗、觀影觀展、短視頻大賽等專項科普活動,為廣大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特色科普活動。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動員。各單位和部門要高度重視全國科普日活動,把活動作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實施20周年、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簡稱《科學素質綱要》)的重要舉措,突出政治引領和科普價值引領,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要依托各地各級《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協調機制,強化動員、開放協同、系統謀劃,團結更加廣泛社會力量、匯聚更加優質科普資源,精心組織好全國科普日活動。
(二)務求活動實效。各單位和部門要緊緊圍繞科普日活動主題,聚焦公眾所需所盼,積極構建全國科普日活動良好生態,為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普、廣大公眾享受科普搭建更加便捷、更高質量、更強支撐的服務平臺。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統籌好活動實效和為基層減負,高效、勤儉、務實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
(三)確保安全有序。各單位和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嚴格遵守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防范化解包括疫情防控、意識形態在內的各種風險隱患。嚴格按照“誰舉辦、誰負責”原則,強化舉辦單位、舉辦地主體責任,加強風險預判,合理確定活動舉辦形式,提前制定疫情防控和風險處置工作方案,提高應急管理和處置能力,平穩、安全、有序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
五、有關事項
(一)登記發布。2022年8月15日-9月28日,各活動舉辦單位可注冊并登錄全國科普日網站(www.kepuri.cn)或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提供科普日活動內容信息,網絡活動可提供活動網址信息,以便于平臺進行活動推廣和公眾參與活動?;顒又鬓k單位可提供參與活動的科技工作者準確信息,平臺可以活動舉辦單位的名義發送感謝短信,增強科技工作者獲得感。請各全國學會、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做好組織動員,鼓勵利用全國科普日平臺管理、發布活動信息,便于公眾參與?;顒有麄髦?,請規范使用全國科普日和科普中國標識,突出活動品牌。
(二)信息完善。10月14日前,各活動舉辦單位可通過全國科普日網站或“科普中國”客戶端及時補充完善活動信息和進展,包括活動圖片視頻、新聞報道鏈接等,并提交活動總結材料。
(三)工作總結。10月25日前,各全國學會、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通過全國科普日網站完成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活動推薦工作。主辦單位將按照組織動員、數量規模、品牌宣傳、科技志愿、聯合行動、網絡活動話題協同等指標,對活動組織有序、服務基層有效的單位和影響大、關注多、反映好的活動予以表揚。
聯系方式: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動中心)
聯 系 人:王曉萌 劉天揚
聯系電話:010-68512519
電子郵箱:kepuri@cast.org.cn
郵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3號中國科技會堂C座203
郵 編:100863
全國科普日網站(科普中國客戶端)技術運營咨詢
聯 系 人:于嬌嬌 田金鳳
聯系電話:010-63581772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
聯 系 人:趙婷婷
聯系電話:010-68526217
中? 國? 科? 協???? 中 央 宣 傳 部???? 中 央 網 信 辦
教??? 育??? 部???? 科??? 技??? 部???? 國家原子能機構
自 然 資 源 部???? 生 態 環 境 部???? 水??? 利??? 部
農 業 農 村 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應 急 管 理 部
國務院國資委???? ??中 國 科 學 院???? 中 國 工 程 院
國 家 林 草 局???? 全 國 工 商 聯???? 中? 國? 作? 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7月18日